2006年12月29日 星期五

《巴別塔》從疏離到貼近中醒覺


上一回,《21 grams》在死亡的邊緣掙扎,反思生命的價值; 今回,從精神心靈層面出發,展示人的價值與社會的疏離,同時從中經歷與成長。

一切從沙漠開始。

原來,有種東西比起沙漠的風沙、酷熱的太陽還要無情。

一粒子彈,引起一連串的事件,看似牽強又未必連繫甚深。
但正正就是這把槍、這種遙不可及的距離,帶出三者的共通點──
人與人、人與社會的疏離感。

摩洛哥小兄弟無知的行為,是貪玩、隨便也無意。
長久與城市隔離,槍變成他們新奇的玩意。

可惜,一時的快活,帶來無止境的痛苦。
此舉被標籤為恐怖襲擊,全因這國藉與恐怖分子,彷彿早已劃上等號。

這兒的生命,是否就不值一提?

然而,悲劇才是剛剛開始。

妻子帶著歧視的目光,與冷戰中丈夫,沉重地遊歷著。
二人的關係,猶如沙漠般冷淡決裂。
妻子無法從陰霾走出來,過去的陰影,總令二人都無法提步向前。

然而,突然橫飛的子彈,卻重新把二人拉近。

從兩人的貼近,釋懷、原諒,再把二人的愛放大。
妻子由歧視、妥協到感激,不是因甚麼金錢和物質。

就如電影所提,《創世紀》第十一章:全世界只有一種語言和一樣的話。

本來不分國藉身份地位,不需言喻,是一個細微的動作、眼神,也足以換取共鳴。
當中需要的只是信任,放下有色的眼鏡。

反觀,所謂的同胞早已因個人利益捨棄他們;
領事館以政治行先,才顧他們死活。

你說諷刺不諷刺?

同為血肉之軀,卻愛把別人標籤。
這也是戲中的另一大題目。
為了兒子的婚禮,保母帶同那對夫婦的兒女共同出席。
最終卻因為連串的誤會不信任,三人留落在沙漠上。

當鏡頭落在保母脫水的身軀上,誰會不伸以緩手?
但最終得到的不是獲救,而是拘捕。

“Even you are not bad, they thought you did something wrong.”
慈愛的保母為我們闡述無論好壞,警察不會相信,國家不會諒解。

“I live in here for 16 yrs.”
人與地有情,但這個社會卻無情把她送走。
因為法律和規則不會變,更因長久的標籤根深柢固。

頓覺,這個大城市變得太陌生、太可怕。

直到日本女孩因身體上的障礙,被社會隔離。
為了融入這個世界,不惜以軀體換取注目。

沉醉於藥物之間,換來的只是暫時的快活;
獻上身體,其實求的只是一份共鳴,一份以他人去肯定自我價值的渴求。

然而,就算擠身在人潮間,舞動身軀,還是找不到自身的位置。
人與人之間的疏離,沒有那一刻比起現在更寂寥。

直到最後的一個擁抱,一切似是完結。
她從他身上,終於找到安慰與共鳴;這邊丈夫聽著兒子天真的聲音;那邊保母擁著親兒;
遠處一家抱著奄奄一息的兒子,四者同樣終於哭成淚人。

其實,異地還是本土,人與人之間本來就共有著一份感通。
然而,因為歷史的包袱、人與人之間的錯失、誤會、歧視、不諒解,堵塞著最根本的溝通橋樑。

這一刻主角流過的淚水,其實同時也洗滌著觀眾的心靈。
為著我們一直捨棄與憎恨的,釋放封鎖的靈魂,解開封閉的心屝。

放下身軀,重拾我們共通的語言。
但覺,世界理應如此貼近。

2006年12月16日 星期六

《咒怨2》還有甚麼好看

《咒怨》、《咒怨輪迴》、《不死咒怨》,到今次《咒怨2》,除了日版和美版的分別外,說真我看不出。

導演一再強調今次不是第二集,而是從日本的原著出發重申故事。
結果,還是和以前無甚分別。

小孩繼續不停躲在桌下,咒怨就是如此死不斷氣,人繼續被嚇死。
如是者重複再重複,把情節推砌到110分鐘。
(其實,只看頭尾就知咒怨的源頭)

而它的密集式「現身」,使不少驚嚇位也輪為笑位。
唯一的原始氣氛也失掉。

究竟還有甚麼好看呢?

2006年12月5日 星期二

《戀愛漫遊中》虛實變奏曲


如果因Michel Gondry前作《無痛失戀》入場,要先放下對同類作品(劇情)的期待;但如果是單純喜愛他的mv的話,相信會看得快慰。

結果,觀眾極端地分成兩派,要不愛上它,要不唾罵它。

那個超現實的想像空間,夢境有趣豐富。
在夢與現實之間,沒有明顯的分野,只求變出更多的可能性:

Gondry的童真爛漫,把這段單純的愛情立體化(如戲中的3d眼鏡);
把愛情的無聊傻氣,捕捉成手作的工具(一秒時光機);
把相愛的不安不穩假設性,化成實在的夢境。

小品式的外表,卻具有一大片美麗的天地。
要是能夠耐心等候,你會發覺今回對愛情的描述其實更廣更宏大。

愛情如夢如幻,要是無法相信就無法掌握。
要是單向地愛,在未腳踏實地前夢又會破滅。

是人類太複雜,還是愛情本來很簡單?
人人腦中的programme都不同,分別是它控制你還是你控制它。

其實,離不開的都是取得平衡。
之後,愛情仍然可以天馬行空,無拘無束。

拼拼貼貼中,變奏出更美麗的愛。

如果你會入場看的話,記緊帶一個單純的心。

2006年12月3日 星期日

《SAW III》妙。計


挾著嚇暈人,第二集DVD又剛剛面世的勢,期待已久的第三章,終於(竟然)在香港上映。

SAW III究竟有幾恐佈?

如果說《德》是過份賣弄血腥,此片卻成功地把血推到更高的層面。 同樣血花四濺,卻較有質感和實在。

第三集雖然繼續徹頭徹尾的虐待,變態的刑罰,但卻把一二集串連再發展出另一片新天地,局中有局,略勝一籌。

Jigsaw的出現,為的是要人從恐懼中覺醒,珍惜、反思生命。 但承繼者卻徒於兇手的層面,結果慘劇收場。

先把人性扭曲到如此,然後又置身事外。
能自圓其說後,又如此忠於自己的規條,實在難得。

再申述結局的宿命性,是建基於人的陰暗面,惡性循環,一切又在他掌握之內。
這種欲斷難斷,比起同類作品死唔斷氣來得妙。

佈局的精巧,緩和了純粹為恐怖而恐怖的情節。
如果閣下是不怕血淋淋(近鏡)的場面和慘叫,建議不坊入場一看。

說不定,當你踏出戲院時,你會發覺你相當熱愛生命。